智库阅享|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战略

2024-05-01 15:07:36BY:lyw
【字体: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党的中心任务,同时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粮食安全关键要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要向科技要粮食,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同时要保护补贴粮食生产,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一)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不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应该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粮食很可能被“卡脖子”,因为在历史上经常出现粮食禁运的情形。政府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保障粮食安全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因此,政府要增强粮食安全意识,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在给定面积的土地上,要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在提高单产方面努力。而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水平。因此,政府应支持农业科研,尤其是提高土地单产的农业科研,也要注重农业科技推广,完善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所需的灌溉等基础设施,让农民了解并有能力运用相关技术。土地是有限的,但是科技的潜能是无限的。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有助于使中国土地生产足够多的粮食成为可能。

(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们不仅要在科技上使土地有潜力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也要让农民有积极性使用良种、化肥、灌溉等技术来生产,这要求生产粮食的农民能够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农民达到同样的收益。经济作物相对劳动密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其生产可以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会给农民足够的激励。但是,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人少地多的国家在粮食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比我国低,如果粮食贸易完全自由化,价格会过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就会不足。因此,除了科技之外,国家还必须在收益上给予粮农额外的支持。如果完全靠财政补贴,政府的负担会太重,还需要由消费者支付高于国际价格的市场价格来补偿粮农,所以,我国需要对粮食贸易有管制,通过减少进口来提高本国粮食的市场价格,农民才会有充分的积极性生产足够多的粮食。

总的来讲,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根据每种产业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若能如此,我们一定能够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上文字摘自《农业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有删减)

《农业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一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关于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最新科研成果的汇编,收录了乡村振兴相关重点问题的研究报告,研究内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农村人口、数字乡村、乡村建设、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揭示和梳理了农业强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整理/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