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报告2024》|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26 16:37:37BY:lyw
【字体: 打印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区域发展差距继续缩小。各大板块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东北三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巩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东部地区继续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区域创新协同能力持续增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占据了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五中的三席,发挥越来越大的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绿色协调联动发展加快。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合作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合力加快形成,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新成就。

跨区域大通道加快形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平台企业运营的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重庆、四川)、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广西、四川)运输集装箱共计61.52万标箱,货值同比增长16%。

2.区域重大战略取得积极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建成开放。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效果进一步显现。202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3%。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2023年长江干流水质连续4年全线达到Ⅱ类。重要支流保护修复和河湖水域岸线治理得到强化,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明显成效,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促进人员往来的便捷举措加快实施。“湾区通”工程纵深推进,粤港澳三地在投资贸易、资质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堵点进一步打通。前海在深港合作、现代服务业开放等重点领域陆续推出40余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成果。河套深港科创合作起势良好,一批重点科研平台落地布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和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不断推进。长三角地区户籍证明、住房公积金提取等152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黄河已连续24年不断流,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1.0%,干流水质连续2年全线达到Ⅱ类。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3.1万平方公里。甘肃庆阳新发现亿吨级大油田。陕甘宁三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加快推进。本文摘自《中国发展报告2024》,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