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案例选②|湖州市:长三角生态绿色中心港绿色低碳降本增效

2024-09-25 21:08:50BY:lyw
【字体: 打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指出“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更是独一无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和东部海洋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助力浙江沿海地区取得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本文摘取《建设海洋强国:浙江的探索实践》一书中浙江地市发展的相关案例,供读者参考。

长三角生态绿色中心港作为集公路、铁路、水路、金融、信息“五港合一”的多式联运区,利用物流与供应链优势,助力南太湖新区建设物流高端产业平台。在多式联运模式下,货物从湖州到上海或宁波,使用40英尺的集装箱运输比公路运输可节省800~1000元,直接帮助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40%,且运输时效提升,同时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更加绿色低碳。一列编组 55辆的货运列车或满载64标箱的船舶,载运量可抵近百辆重载汽车,而能耗和排放量分别仅有重载汽车的1/7和1/13。

多式联运“优”模式。依托湖州铁路西货场和湖州上港码头,协同链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物流枢纽,推动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功能前置,创新形成“中西部-湖州-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河海联运、铁水联运综合物流系统模式。2022年,湖州铁路西货场集装箱运输达22万标箱,同比增长10%;湖州上港码头连续6个月单月吞吐量过万标箱,当年完成吞吐量11.6万标箱。

绿色低碳“提”效能。依托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将多式联运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突破口,强化中心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物流联动作用,消除铁、公、水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业务、运输等障碍,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使用集装箱运输,除直接减少运费成本外,预计每年减排大宗货物运输产生的氮氧化物1200吨、颗粒物60吨、二氧化碳112500吨,具有较为明显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效益,形成物流合力,实现共促共赢。

创新监管“强”力度。湖州南太湖新区投资促进局与各街道、保税中心形成工作联合体,全面推进惠企工作,形成“周例会”工作机制。通过提供惠企政策上门宣传服务,让企业及时、精准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转变运输方式,带动中心港箱量稳步提升。加快海关监管区建设,完善湖州港外贸报关能力,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货源,提升港区能级。同时加快中心港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公路港、信息中心、冷链中心等配套功能,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致力于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体系。此外,紧抓一体化发展,开展与浙江省海港集团、上港集团的合作,加强与沿海港口的系统互动,助力现代物流体系构建,降低物流成本。资料来源: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

——以上内容摘自《建设海洋强国:浙江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