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围绕“两个核心”重点发力深化国企改革

2024-04-03 14:53:44BY:lyw
【字体: 打印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国企改革走过了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肩负新使命,正在过去坚实的改革基础上高水平地持续深化改革。

《中国发展观察》2023年第11—12期合刊刊发了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国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中级政工师彭海噽的联合署名文章《我国国企改革四十五年回顾与展望》,总结回顾我国国企改革历程并提出下一步发力方向

文章回顾了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形势下的改革任务,侧重于解决不同层面的长期困扰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具体来看,国企改革包括外部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6年):以厘清企业外部关系、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主要改革内容;内部机制转换阶段(1987—1992年):以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产权制度创新阶段(1993—2002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改革内容;布局结构调整阶段(2003—2013年):以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4年至今):以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和专项行动为路径的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的全面深化提升。

文章总结了我国国企改革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包括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不断增强;国企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国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贡献;国企为国家积累了大量国有资产财富家底,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等。

文章提出,当前国企改革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须需一步深化等。

文章最后提出“新三年”国企改革方向,主要是围绕两个核心,重点在“深化”“提升”两个方面发力。“深化”主要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主要是提升核心功能,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通过“新三年”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三个明显成效”目标任务和“五个要求”。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把国有企业改革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的示范地。

(整理/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