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研究丛书|促进产业发展 从供给侧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

2024-01-25 16:53:02BY:lyw
【字体: 打印

我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体系,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主要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能力较强,但仍然存在一些产业发展短板,不能充分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国内产业供应能力和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要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必须针对产业发展与国内需求不适应的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通过产业政策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的正向反馈。

(一)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产业高品质升级

应着力优化市场环境,引导产业从过去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品质升级为主。一是加强监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平台经济相关监管体制,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加强反垄断监督、认定和审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质量检验检测认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相关行业的充分良性竞争,促进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正确导向。二是加大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引导低效率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及时释放要素资源,引导资金和人才向优质企业流动。三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集聚优质要素发展高技术产业

我国高技术投资品和高端消费品的对外依赖度较高,应大力发展高技术创新型产业。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学徒制等方式实现教学环节与应用场景接轨,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需求,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提升全社会消费能力。二是保持制造业比重总体稳定,将重心向计算机、高性能芯片等高科技领域转移。成立产学研联合攻关联盟,给予研发补贴和人才引进财税优惠,加快突破芯片的核心技术、材料和生产设备。三是放开科技服务行业准入。通过税费优惠和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设立专业的科技服务型企业,缩短中小企业的研发周期,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

(三)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消费者提供信贷和资金保障

一是加快推动信贷数据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接入,建立征信大数据系统,畅通征信查询和公布渠道。二是完善金融科技等新型征信机构监管制度规则,制定信贷数据和信息服务的规范和要求。三是以信贷数据为基础加强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与互联网协同发展,通过互联网提升信贷的可及性。

(四)大力发展公共服务,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一是增加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统筹协调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本药品的研发投入,推进建设城乡联合体,促进医护人员和教师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推动农村地区“新基建”,完善道路交通和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二是优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薪酬改革、个税改革等手段优化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降低行业薪酬差异,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分类、分档划分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和领取标准;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大力发展托育和学前教育,提高对高龄人群照护管理的普及度,解决制约消费的基本保障问题。以上内容摘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2”之《转向消费驱动》,有删改

《转向消费驱动》一书进一步丰富了对扩大内需问题的理论认识,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有效推动以消费为主导扩大内需的路径与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把握迈向高收入阶段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规律,有助于引导实践创新和加快政策创新。

(整理/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