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经济效益视角的世界一流企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过去几年,我国有关部门一直探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工作,努力打造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和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于2019年遴选了11家央企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又于2023年3月和4月公布了新增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国数千万家企业中的佼佼者。但是比较分析显示,这些企业中的重要典型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与国际上的同行业或同层次的优秀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文魁近日在《中国经济报告》2023年第4期撰文,对我国企业,特别是欲发展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我国将持续有力推进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选入一流示范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名单的企业,以及选入其他有关名单或获得某些支持的企业,还会继续增加。这些企业及其他许多企业,也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强化创新和升级。不过从经济效益视角来看,我国被广泛认为比较接近于世界一流的那些企业,与美国、德国的同层次、同行业企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我国许多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现在非常注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攻克“卡脖子”技术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维护国民经济命脉和社会民生稳定,但是也不应忽视在经济效益上追求世界一流。强大的创造经济效益能力,既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指标,也是持续提高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即使一些创新性企业,相当长时间里必须大量“烧钱”而造成财务亏损,但一方面也需要以快速的业务增长来证明“烧钱”是值得的,并以此提高在资本市场估值和继续获得投资,另一方面终究还是需要创造经济效益。特别是资产收益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资本要素投入的创造价值能力,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意味着投入的资本要素更少、创造的价值更多,意味着更接近于集约型而非粗放型发展方式。即使企业在一个时期的保供能力强,甚至专利授权多,或者市场估值高,但如果处于长期、持续的低盈利状态,甚至亏损状态,企业最终也难以继续保供、创新、融资,还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追求一流效益,应成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大企业和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要显著地改善经济效益,首先应该在产品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产品通常有10%-15%的溢价,因为它们通常以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品质来赢得市场份额。如此幅度的产品溢价将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应该持续不懈地致力于创新。我国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研发强度已经接近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但坚持五年、十年不难,坚持二三十年和四五十年不易,因为一些高额的创新投入可能十几年都见不到成果,从而引发放弃的想法。此外,许多创新并不具有革命性,而是通过长期改良才能集腋成裘。再次,经营管理、工艺技术的精益化非常重要。仅有创新精神,忽视工匠精神,也难以涌现数量较多的世界一流企业。最后,在数字化时代,借助于数字化加快企业升级转型,并且构建和融入数字化生态,也非常重要。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应该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公司治理转变。国家则应该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为整个社会营造诚实、厚道、有合理良好预期的长期发展环境。(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