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如何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平稳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千家万户的“饭碗”。从就业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是就业的主战场。
《中国发展观察》近期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于相关议题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原题《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作者赵婷、江飞涛,见《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11期)

文章认为,现阶段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低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减退,如何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平稳发展,使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继续作为稳就业的重要载体,成为一道亟待解答的命题。就有关问题,文章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高水平、有效运作、针对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现实需求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着力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其中应尤为注重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适应性应用,为制造业传统企业技术与工艺提升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第二,采用“小步快走”的策略,务实推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紧密结合,以及生产方式的柔性化。
第三,借鉴日本“技术咨询师”以及澳大利亚“管理顾问”的相关做法,培养、组织认证专门的具备丰富生产管理经验和现代工艺知识的专家队伍,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提供技术服务、质量管理、现场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让企业能够更快速地获得成熟先进适用技术及相应的管理咨询服务,逐步解决现实发展中遇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
第四,积极发展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关的创意与设计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培育设计与创意人才,为服装、鞋帽服饰、家具等领域的专业设计企业提供税收、房租减免、建立创意产业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五,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快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并对接国际标准,加大对于虚假宣传、生产销售低质伪劣产品和危害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产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与惩罚力度,提升消费者对本土企业产品质量与品牌的信任度。
(整理/杜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