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新征程丛书①|《未来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导言

2023-02-27 22:41:07BY:lyw
【字体: 打印

导 言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在人类文明出现后的漫长历史中,经济长期保持缓慢的增长速度。根据世界著名计量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以人均GDP来衡量,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释放出科技的巨大威力,世界经济才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这样形容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这就是科技创新及其所孕育出的产业的力量!

按照四次工业革命的划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2000年,目前我们正经历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孕育出新产业,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伴随着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格局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日本、韩国等国家实现了长期的高速增长,进入工业强国和发达国家行列。遗憾的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中国都没有很好地抓住。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和列强的侵略,没能搭上工业革命的经济增长快车。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封锁等原因,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在前沿科技、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奋起直追,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制造业的技术能力显著增强,与制造强国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产业基础不牢、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强、增加值率和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仍然突出。

在相对成熟的产业领域,虽然后发国家面对比较确定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先发国家的学习和模仿可以减少产业创新投入、缩短研发时间,但是先发国家凭借其长期的技术积累、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对供应链的掌控等,保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缩小,但更经常的状态是与发达国家保持“可望而不可即”的差距。而在前沿技术驱动的产业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国家,都处于相似的起跑线上,都面临技术突破时间、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方面的高度不确定性。而且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存在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刚性问题和用户的锁定效应,而后发国家没有这些由于既有产业领先所形成的羁绊。因此,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就成为后发国家“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经过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已经摘取了赶超道路上那些“低垂的果实”,要想在既有产业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需要长期且规模巨大的人力、资金投入。面对自己的科技和产业领先优势受到挑战,发达国家也会采取各种措施对中国的赶超进行阻挠、遏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颠覆性创新大量、持续涌现,前沿技术的成熟及其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进而形成全新的产业,同时也会使许多传统产业发生重大变革。这些由前沿技术成熟所催生、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或早期发展阶段但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就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战略机遇。中国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也没能充分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赶超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给未来产业明确了定位和方向。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布局。美国近年来提出一系列支持前沿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为未来产业发展打牢基础;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加强美国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并发布“未来产业研究所”咨询报告。欧盟提出组建规模高达100亿欧元的欧洲未来基金,致力于对战略性重要领域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日本也在加大对创造未来产业的新技术研发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章中用一节对“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作出了部署。在地方层面,我国已经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和地区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甚至出台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还有许多地方在研究制定本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

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大现实问题,也对政府的创新政策、产业政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术界给予学理上的回答。例如,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国创新政策、产业政策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如何实现发展方向比较明确的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未来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这就需要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转型。尽管近两三年来学术界对未来产业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总体上对未来产业发展规律、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还较为缺乏。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能够对未来产业形成共识,深化对未来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转型的认识,为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进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贡献科研工作者的绵薄之力。

除导言外,本书的内容共包括十一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未来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基于技术属性、经济作用、生命周期、发展方向四个维度的内涵解读,本章提出,未来产业是基于技术创新(尤其是前沿、新兴、重大甚至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的、能够在人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净正向溢出效应的、目前尚处于幼稚期(可能是孕育阶段、发展雏形、成长初期或爆发前夕)但未来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乃至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五方面特征:在任何时点上,有前瞻性布局;在驱动因素中,有颠覆性技术、需求性牵引、要素性支撑、政策性保障;在发展过程里,有长期性投入、关联性拉动;在结果实现时,有价值性创造、垄断性优势;在所有环节上,都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章“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意义”。本章提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技术环境、分工格局及国内条件都发生深刻变化,未来产业对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将更加突出。从国际环境来看,布局未来产业是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的客观要求。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布局未来产业对我国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代表性未来产业的历史考察”。未来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今天的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回望历史,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在昨天就是“未来产业”。对历史上的未来产业发展历程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未来产业的演进规律。本章选取基础理论突破的人工智能产业、重大工程推动的核能产业、国家政策推动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以及国家主导下的日本第五代计算机产业四个案例,考察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及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章“科技创新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未来产业有了更加广泛的科技来源,各大产业强国、科技强国都在抢先布局和重点扶持可能孕育未来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本章提出,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未来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工程化(小试中试)阶段和商业化(初期产业化)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特征受该阶段技术成熟度、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技术路线)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产业化不仅促进技术的优化和成熟,而且在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中,更优的技术路线和产业业态被选择出来,当出现明确的主导设计且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体产生市场利润时,未来产业将演进为新兴产业。

第五章“驱动因素与未来产业的选择”。近年来,面对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各种战略和政策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而规划、引导和支持的前提是对未来产业进行识别和选择。基于创新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理论,本章提出技术与市场共轭演进,共同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技术与需求的双向互动中进行未来产业的选择,同时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供给条件。从技术供给看,选择未来产业需要考察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专利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未来产业成熟度进行定量、定性评价;从市场需求看,需要考察市场与技术的匹配度、新技术对现有产品的替代能力以及是否存在相对确定的新市场需求;从要素供给来看,未来产业发展受制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力、科技创新和产业配套条件等。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应兼顾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根据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选择政策工具、支持范围和力度。

第六章“未来产业的创新组织形态演化”。数字技术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为创新提供了多样性和可能性。本章提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政府参与度持续提升、创新资源不断社会化等条件要求创新组织形态多样化发展,创新组织呈现不同的形态,创新活动的规模、范围和边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对创新组织形态进行刻画与分类,本章总结了国家创新中心、产业投资基金、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创业企业,以及构建基础型设施、创新型社区、平台型组织、前瞻性机构等不同的创新组织形式,应根据未来技术的特性选择适合的组织方式,并建立业务发展逻辑、创新分享机制,甚至探索可能的营利模式与增长模式。

第七章“未来产业的发展条件与区位布局选择”。未来产业的创新驱动性、不确定性、长周期性和高投入性等特点要求部署未来产业的区域和城市具备一定的经济保障能力、前沿技术策源能力、商业化和产业化能力。未来产业的阶段可分性使得区域和城市具备部分条件便可以参与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同细分领域及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布局。科教资源丰富、经济实力强或者发展潜力好的中心城市适合布局未来产业的全环节;具有某些环节独特优势的城市可以重点发展这些环节,形成本城市的特色竞争优势;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可以通过发展配套产业参与未来产业布局。

第八章“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及其取向选择”。本章指出,在未来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所需政策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基础研究与工程化阶段,创新政策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来帮助创新主体走出“死亡之谷”。在商业化阶段,产业政策则成为主要工具,通过解决未来产业的“幼小化”问题、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刺激潜在消费 需求启动,来帮助企业跨越“达尔文海”。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落地过程中各国政府使用了不同的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的主要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产业政策应 更加包容、更具有韧性、更加绿色化,以此来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更 好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第九章“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为了赢得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了对未来产业的谋划布局。本章通过对美国、欧盟、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推出的相关政策梳理总结发现,这些经济体都是立足本国(地区)的优势领域、产业特色等,围绕量子科学、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空天海洋等从不同方向切入和着力。加大突破性技术和硬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培育和吸引多层次人才、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作用几乎成为主要经济体共同采取的战略举措。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我国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应该在洞察全球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从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研发效能、研发投入、基础设施、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未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章“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条件与存在的问题”。鉴于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我国中央和地方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未来产业的部分领域已具备技术创新基础,部分项目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未来产业是我国能够和世界前沿保持同步的为数不多的重大创新和产业机会。本章指出,我国在体制机制、企业主体、科技创新、科技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发展未来产业的短板与问题,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有待提升、关键性技术面临发达国家封锁、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不足、投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等。

第十一章“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章提出,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要以“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应用场景—生态系统—科技伦理—体制机制”为主线,突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安排,具体包括面向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高能级平台体系、跨产业技术融合等科技创新政策,面向龙头和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市场主体政策,面向新型产业形态等多元应用场景政策,面向新基建及应用生态、要素市场化配置等生态系统政策,强化开放式创新的国际国内合作政策,面向人才引培、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的体制机制优化政策。

由于未来产业是一个新提出的理论课题,在实践中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中的经济活动,因此对未来产业的研究存在很大的难度。本书只是基于历史考察、现有的实践、国内外的政策及理论研究而对未来产业的初步探索。随着世界各国未来产业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和未来产业的不断培育、发展壮大,一方面会不断出现新的实践经验,可加以总结和理论提炼,另一方面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给出理论上的探讨和回应。

李晓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