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新发展阶段的七个关键议题

2022-11-21 10:59:06BY:lyw
【字体: 打印

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告别高速增长阶段,通过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副院长)王东京近日在《中国经济报告》2022年第5期撰文,围绕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七个关键议题从理论与操作层面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判经济形势应重点关注发展质量

在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增长速度研判经济形势。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分析经济形势就不能再用过去的老办法,而应重点看发展质量。发展质量怎样看?从收益角度,可具体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看总收入。总收入包括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政府收入。这三大主体的收入,加总起来就是国民收入。这是一个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一定时期国民收入增加,说明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

第二个层面,看经济基本盘。所谓经济基本盘,是指失业率、通胀率、宏观债务率以及国际收支状况等。若失业率和通胀率适度,而宏观债务率可控,国际收支保持平衡,表明经济运行质量稳定。反之表明经济运行存在隐患。

第三层面,看收入结构。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分析经济形势还应从收入结构看。若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政府税收保持同步增长,说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协调。

二、坚持稳中求进应重点稳就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所谓“稳”,即稳住“经济大盘”。何为“经济大盘”?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所希望达到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适度增长。若将这四大目标进一步分解,则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央提出“六稳”,是根据“稳定规则”对政府调控目标的排序,也是经济基本盘。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必须优先保就业和民生。为此,就得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保基层运转。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市场主体的90%,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要保就业和民生,首先是保市场主体,重点则是要保中小企业。

三、扩大内需应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改善供给结构可以扩大内需。2010年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在不断升级。如果我们改善供给结构与供给质量,让供给更好适应需求,当然能够扩大内需。

其次,改进供给服务可以引导内需。消费需求是可以引导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早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门庭冷落,是因为当时服务设施不配套。随着服务设施的完善,加上政府政策引导,近两年销售纪录不断刷新。

再次,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当人们基本需求满足后,新的供给一旦出现,必能带动产生新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几年前就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应重点稳定企业家预期

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角度看,企业家的预期举足轻重。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他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因此,一方面要打击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要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企业家撑腰,并通过典型案例,继续释放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信号。

五、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应重点针对金融资本

资本按照不同职能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三类。这三类资本都有可能无序扩张,而可能性最大的则是金融资本。为什么这样说?从资本循环的角度分析,会看得很清楚:金融资本循环很简单,即从货币到货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以钱生钱”。正因如此,金融资本往往容易脱离实体经济无序扩张。

六、参与国际循环应重点防止被“卡脖子”

国际分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共赢,但若某产品在国际市场供给短缺,而国内又对其存在“刚需”,那么就不能放弃此类产品的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个国家若不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高度依赖进口,被人“卡脖子”将势所难免。

由此可得三点结论:第一,“卡脖子”现象是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后贸易受到限制的结果,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管制;第二,国际市场供给短缺的产品往往会被人“卡脖子”,所以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绝不能放弃此类产品的生产;第三,关键核心技术是具有觅价权的垄断性技术,为防止受制于人,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七、推动共同富裕应重点做好三件事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在现阶段,既不能无视收入差距,也不宜过度渲染收入差距,更不能夸大收入差距。

在政策操作层面,政府推动共同富裕应重点做好三件事:第一,严格保护私人财产权,让企业家有安全感,支持他们放手投资,将财富“蛋糕”做大;第二,引导企业家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第三,政府应承担起扶贫的主要职责,用财政资金扶持贫困群体发展生产、提高收入。

(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