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首都都市圈人口-经济分布变化特征、问题及对策

2022-08-26 10:09:19BY:lyw
【字体: 打印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初步改变了北京长期以来同心圆式的空间发展方式,遏制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了“大城市病”。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刘洁、管理世界杂志社苏杨在《中国经济报告》2022年第4期撰文,通过对比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首都都市圈人口 – 经济分布的均衡性仍有待提高。

第一,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总量小幅增长,但首都都市圈人口规模稳中略降,经济活力有待提升。根据“七普”数据,京津冀人口总量为11037万人,占全国大陆人口比重为7.82%。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0441万人相比,人数增加596万,增长7.7%,占全国大陆人口比重从7.79% 微弱提升至7.82%。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人口增长相对比较缓慢。在经济方面,京津冀GDP占全国GDP的8.5%,略高于人口占比,但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2.31个百分点。首都都市圈GDP占全国比重也下降了1.76个百分点。而2020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GDP占全国比重均高于京津冀GDP占比,且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效果显著,人口空间分布正在优化。近年来,在北京市严格的人口调控措施下,常住人口规模连续五年下降。自2017年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呈负增长态势,2017-2020 年常住人口规模分别为2194.4万人、2191.7万人、2190.1万人、2189.0万人、2188.6万人。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20年北京市16个区中,常住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区增至4个,100万人以下的区减少至7个。从人口密度来看,核心区人口密度从2010年的23407人/平方公里下降到19645人/平方公里,而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以及大兴区人口密度显著提升,尤其通州区人口密度提升最快,从2010年的1307人/平方公里提升至2030人/平方公里。这说明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显著促进了通州区人口密度的提高,人口分布开始呈现明显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趋势,北京市正在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转变。

第三,人口经济分布的均衡性有所提高,但仍不协调。研究显示,北京常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逐渐缩短,人口经济分布的均衡性有所提高。但北京各区的经济人口系数差距仍然较大。核心区在人口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经济活力不降反增,说明核心区人口创造力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经济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但几个人口增加较快的新城经济人口系数却比较低,说明人口的增加并不必然促进经济活力提升,只有实现人口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人口的经济产出。北京新城在协同推进人口与产业的均衡分布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

第四,首都都市圈中北京周边城市没有形成城市群中应有的中小城市的人口经济聚集,北京-天津-河北间的城市协作尚存在问题。从整个都市圈来看,北京有疏解但少辐射,对周边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依然不足,没有形成长珠三角洲那样的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都市圈缺乏城市之间的群效应。当前京津冀城市群即使在经济规模上已经具有世界级体量,在基本要素的拥有上也已经具备了世界级城市群的素质,但在经济发展与功能分工上,与国外世界级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五,雄安新区人口持续增长,京津冀人口重心由雄安新区边缘向东北移动至雄安新区内,但雄安新区还没有形成吸引源。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是编制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破除行政壁垒和规划壁垒,促进首都都市圈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提高平原新城的综合承载力,培育新的城市增长极。

三是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突破发展壁垒,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整理/徐冰)